《周礼》夏官 司马
夏官系统掌“邦政”,即掌理军政,又谓之“政官”。夏官之长为大司马,其副为小司马。其所属编制,所属官府六十三,总共七十种职官。大司马职文归纳为“九法”、“九伐”、“九畿”,其职能为:掌管天下军队的编制,王国军队的训练,统率王国六军,军旅的训练使用、武器的置办保管,六马的驯养使用,天子的保卫,等等。其中,军司马、舆司马、行司马、掌疆、司甲五官职文缺佚;小司马职文残存数语。军政之官可分为四类。第一类是掌军事者,包括司勋、环人、挈壶氏、诸子、司右、司兵、司戈盾、司弓矢、槁人、戎右、戎仆、掌固、司险、候人、都司马、虎贲氏、旅贲氏等。第二类是掌天下邦国的封建划疆、协调和同、通财度量、徕民致贡者,包括职方氏、量人、土方氏、怀方氏、合方氏、训方氏、形方氏、山师、川师、原师、匡人、撢人等。以上两类职官数量最多,所掌是夏官的最主要职责。第三类是掌养马、马政者,包括校人、趣马、巫马、牧师、廋人、圉师、圉人、马质等。第四类是为王掌车者,包括戎右、戎仆、齐右、道右、大驭、齐仆、道仆、田仆、驭夫等。此外,还有一些职官与军政无关。如掌吏治、朝仪的司士,掌出纳王命的大仆、小臣,掌吏民上书、奏事的御仆,掌王冕服的节服氏、弁师,以及掌寝庙杂役的隶仆,似当属之天官;掌射礼的缮人、射人,掌视察祭祀准备的祭仆,掌羊牲的小子、羊人,掌驯养猛兽的服不氏,掌射鸟、捕鸟、养鸟的射鸟氏、罗氏、掌畜,掌驱疫鬼魍魉的方相氏等等,则似当属之春官。还有掌行火政令的司爟可独立成类。可见,《周礼》中夏官属官职掌最复杂。
据孙诒让统计,夏官共设职七十,其人员编制数目,计卿一人,中大夫十四人,下大夫三十人,上士六十七人,中士一百五十八人,下士二百六十七人,府七十六人,史二百零五人,胥二百四十五人,徒二千一百八十八人,贾八人,工四人,医四人,虎士八百人,方相氏狂夫四人。凡正官,自卿至庶人,总四千零七十一人。又,趣马,每皁下士一人,徒四人。都司马,有员数,无总数。家司马亦然。六军之军将、师帅、旅帅、卒长、两司马、伍长,皆出军时才设置。以上三种情况皆不可计。大凡可计者四千零七十一人。(《周礼正义》,中华书局1987年版,第2277、2278页)
叙官
政官之属:大司马,卿一人;小司马,中大夫二人;军司马,下大夫四人;舆司马,上士八人;行司马,中士十有六人;旅下士三十有二人,府六人,史十有六人,胥三十有二人,徒三百有二十人。原文与解释 »
大司马
以九伐之法正邦国。冯弱犯寡,则眚之;贼贤害民,则伐之;暴内陵外,则坛之;野荒民散,则削之;负固不服,则侵之;贼杀其亲,则正之;放弑其君,则残之;犯令陵政,则杜之;外内乱,鸟兽行,则灭之。原文与解释 »
凡令赋,以地与民制之。上地食者参之二,其民可用者家三人;中地食者半,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;下地食者参之一,其民可用者家二人。原文与解释 »
中秋,教治兵,如振旅之陈。辨旗物之用。王载大常,诸侯载旂,军吏载旗,师都载旃,乡家载物,郊野载旐,百官载旟,各书其事与其号焉。其他皆如振旅。遂以狝田,如蒐田之法。罗弊,致禽以祀祊。原文与解释 »
大役,与虑事,属其植,受其要,以待考而赏诛。大会同,则帅士、庶子,而掌其政令。若大射,则合诸侯之六耦。大祭祀、飨、食,羞牲、鱼,授其祭。大丧,平士大夫;丧祭,奉诏马牲。原文与解释 »
小司马
司勋
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,以等其功。王功曰勋,国功曰功,民功曰庸,事功曰劳,治功曰力,战功曰多。凡有功者,铭书于王之大常,祭于大烝,司勋诏之。大功,司勋藏其贰。原文与解释 »
马质
量人
小子
羊人
羊人掌羊牲。凡祭祀,饰羔。祭祀,割羊牲,登其首。凡祈珥,共其羊牲。宾客,共其法羊。凡沈、辜、侯禳、衅、积,共其羊牲。原文与解释 »
司爟
掌固
掌固掌修城郭、沟池、树渠之固,颁其士庶子,及其众庶之守。设其饰器,分具财用,均其稍食,任其万民,用其材器。原文与解释 »
凡守者受法焉,以通守政,有移甲与其役财用,唯是得通,与国有司帅之,以赞其不足者。昼三巡之,夜亦如之。夜三鼜以号戒。原文与解释 »
司险
司险掌九州之图,以周知其山林、川泽之阻,而达其道路。设国之五沟、五涂,而树之林,以为阻固,皆有守禁,而达其道路。原文与解释 »
候人
环人
挈壶氏
射人
射人掌国之三公、孤、卿、大夫之位:三公北面,孤东面,卿大夫西面。其挚:三公执璧,孤执皮帛,卿执羔,大夫雁。原文与解释 »
若王大射,则以狸步,张三侯。王射,则令去侯,立于后,以矢行告,卒,令取矢。祭侯,则为位。与大史数射中。佐司马治射正。原文与解释 »
服不氏
射鸟氏
罗氏
掌畜
司士
司士掌群臣之版,以治其政令,岁登下其损益之数,辨其年岁,与其贵贱,周知邦国、都家、县鄙之数卿、大夫、士、庶子之数。原文与解释 »
诸子
国有大事,则帅国子而致于大子,惟所用之。若有兵甲之事,则授之车甲,合其卒伍,置其有司,以军法治之,司马弗正。凡国正弗及。原文与解释 »
司右
虎贲氏
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。军旅、会同亦如之。舍则守王闲。王在国,则守王宫。国有大故,则守王门。大丧亦如之;及葬,从遣车而哭。适四方使,则从士、大夫。若道路不通有征事,则奉书以使于四方。原文与解释 »
旅贲氏
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,左八人,右八人,车止则持轮。凡祭祀、会同、宾客,则服而趋。丧纪,则衰葛、执戈盾。军旅,则介而趋。原文与解释 »
节服氏
方相氏
大仆
小臣
祭仆
御仆
隶仆
弁师
司兵
司兵掌五兵、五盾,各辨其物与其等,以待军事。及授兵,从司马之法以颁之。及其受兵输,亦如之。及其用兵,亦如之。原文与解释 »
司戈盾
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。祭祀授旅贲殳、故士戈盾,授舞者兵亦如之。军旅、会同,授贰车戈盾,建乘车之戈盾,授旅贲及虎士戈盾。及舍,设藩盾,行则敛之。原文与解释 »
司弓矢
及其颁之,王弓、弧弓以授射甲革、椹质者,夹弓、庾弓以授射犴侯、鸟兽者,唐弓、大弓以授学射者、使者、劳者。其矢箙皆从其弓。原文与解释 »
凡矢,枉矢、絜矢利火射,用诸守城、车战。杀矢、鍭矢用诸近射、田猎。矰矢、茀矢用诸弋射。恒矢、庳矢用诸散射。原文与解释 »
凡祭祀,共射牲之弓矢。泽,共射椹质之弓矢。大射、燕射共弓矢如数、并夹。大丧,共明弓矢。凡师役、会同,颁弓弩各以其物,从授兵甲之仪。田弋,充笼箙矢,共矰矢。凡亡矢者,弗用则更。原文与解释 »
缮人
槁人
弓六物为三等,弩四物亦如之。矢八物皆三等,箙亦如之。春献素,秋献成,书其等以飨工。乘其事,试其弓弩,以下上其食而诛赏。乃入功于司弓矢及缮人。原文与解释 »
戎右
齐右
道右
道右掌前道车,王出入,则持马、陪乘,如齐车之仪。自车上谕命于从车。诏王之车仪。王式则下,前马。王下,则以盖从。原文与解释 »
大驭
大驭掌驭玉路以祀。及犯 [缺字] ,王自左驭,驭下祝,登,受辔,犯 [缺字] ,遂驱之。及祭,酌仆,仆左执辔,右祭两轵,祭 [缺字] ,乃饮。原文与解释 »
戎仆
齐仆
道仆
田仆
田仆掌驭田路 ,以田,以鄙 。掌佐车之政。设驱逆之车 。令获者植旌。及献,比禽 。凡田,王提马而走 ,诸侯晋 ,大夫驰。原文与解释 »
驭夫
校人
凡颁良马而养乘之:乘马一师,四圉;三乘为皂,皂一趣马;三皂为系,系一驭夫;六系为厩,厩一仆夫;六厩成校,校有左右。驽马三良马之数,丽马一圉,八丽一师,八师一趣马,八趣马一驭夫。原文与解释 »
趣马
巫马
牧师
撢人
圉师
圉人
职方氏
职方氏掌天下之图,以掌天下之地,辨其邦国、都鄙、四夷、八蛮、七闽、九貉、五戎、六狄之人民,与其财用、九谷、六畜之数要,周知其利害。原文与解释 »
乃辨九州之国,使同贯利。东南曰扬州,其山镇曰会稽,其泽薮曰具区,其川三江,其浸五湖,其利金、锡、竹箭,其民二男五女,其畜宜鸟兽,其谷宜稻。原文与解释 »
正南曰荆州,其山镇曰衡山,其泽薮曰云瞢,其川江、汉,其浸颖、湛,其利丹、银、齿、革,其民一男二女,其畜宜鸟兽,其谷宜稻。原文与解释 »
河南曰豫州,其山镇曰华山,其泽薮曰圃田,其川荧、雒,其浸波、溠,其利林、漆、丝、枲,其民二男三女,其畜宜六扰,其谷宜五种。原文与解释 »
正东曰青州,其山镇曰沂山,其泽薮曰望诸,其川淮、泗,其浸沂、沭,其利蒲、鱼,其民二男二女,其畜宜鸡、狗,其谷宜稻、麦。原文与解释 »
河东曰兖州,其山镇曰岱山,其泽薮曰大野,其川河、泲,其浸卢、维,其利蒲、鱼,其民二男三女,其畜宜六扰,其谷宜四种。原文与解释 »
正西曰雍州,其山镇曰岳山,其泽薮曰弦蒲,其川泾、汭,其浸渭、洛,其利玉石,其民三男二女,其畜宜牛、马,其谷宜黍、稷。原文与解释 »
东北曰幽州,其山镇曰医无闾,其泽薮曰貕养,其川河、泲,其浸菑、时,其利鱼、盐,其民一男三女,其畜宜四扰,其谷宜三种。原文与解释 »
河内曰冀州,其山镇曰霍山,其泽薮曰杨纡,其川漳,其浸汾、潞,其利松、柏,其民五男三女,其畜宜牛、羊,其谷宜黍、稷。原文与解释 »
正北曰并州,其山镇曰恒山,其泽薮曰昭余祁,其川虖池、呕夷,其浸涞、易,其利布、帛,其民二男三女,其畜宜五扰,其谷宜五种。原文与解释 »
凡邦国,千里,封公以方五百里,则四公;方四百里,则六侯;方三百里,则七伯;方二百里,则二十五子;方百里,则百男:以周知天下。原文与解释 »